交通肇事逃逸罪公訴流程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怎么認定的
導讀:北京交通事故律師整理分享的關于交通肇事逃逸罪公訴流程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怎么認定的所有內容信息,希望這些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關于交通肇事逃逸罪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刑事責任、交通肇事后逃逸認定。
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很多交通肇事者出現了逃逸的行為,這種行為會給交通事故受害者造成很大的傷害。那么,交通肇事后逃逸罪公訴流程是什么?出現交通肇事逃逸罪會負有哪些刑事責任?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形有哪些?相信大家對交通肇事逃逸罪都想了解清楚吧!那么,今天我們就由請北京交通事故律師來介紹關于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具體內容詳解。
交通肇事逃逸罪公訴流程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怎么認定的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罪公訴流程
1、交通肇事致一人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有逃逸行為的,應當按照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應當偵查,檢察機關應當公訴。
2、公安機關把肇事罪放走,并不一定不追究其責任了,也可能是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你可去公安機關問清楚。
3、如果公安機關已經書面確定不追究肇事者刑責,你可以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4、交警部門無權強制對方賠償或支付醫療費用,如仍需治療,可以先行支付,然后再向肇事罪索賠,如對方是機動車,可以將其保險公司和肇事者共同列為被告。
因此,交通肇事罪是公訴案件,如果為被害方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刑事處罰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罪的認定情形
在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后,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離開交通事故事故現場,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向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公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在現場等候處理等交通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以此作為判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具有以下情形者可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4、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5、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6、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通管理部門或其他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以上內容就是北京交通事故律師整理分享的關于交通肇事逃逸罪公訴流程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怎么認定的所有內容信息,希望這些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關于交通肇事逃逸罪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刑事責任、交通肇事后逃逸認定等,相關的疑問也可在線咨詢北京交通事故律師網的專業交通事故訴訟律師。
聲明:本文源自網絡由北京交通事故律師網整合整理,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